版权之后,差异化服务成为数字音乐的竞争主场
今年3月18日0点,许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虾米音乐独家发布。这个由高晓松和许巍两个文艺中年合作打造的作品面世之后迅速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对于这首大火的歌曲,想听的人只能去下载虾米音乐,对于其他音乐APP的使用者来说,这是个令人抓狂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一首歌,还有去年大火的《小幸运》以及更多音乐专辑,用户都不得不在多个音乐APP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音乐。
再没有一个APP就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音乐需求的情况。自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起,整个数字音乐产业都在处理盗版问题,很多涉及版权问题的音乐作品被下架,数字音乐产业进入盗版整顿期。
被视为数字音乐产业顽疾的盗版问题被解决之后,数字音乐产业走上一条更为规范、健康的发展之路。盗版退场之后,数字音乐接下来的服务或许会是通过差异化服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服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数字音乐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市场中比较火的应用就有近十个。酷我、酷狗、QQ音乐、天天动听、虾米、网易云音乐、多米、咪咕、百度音乐成为很多人的必备软件。任何市场中竞品的增多都会带来同质化内容的泛滥问题,音乐类APP提供的内容大同小异。
想要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有自己的独门武器。
当下,阿里系(天天动听、虾米)、海洋系(酷狗、酷我)和腾讯系(QQ音乐)加上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已经占据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QQ音乐天然有社交基因,这就满足一批喜欢分享交流的音乐发烧友的社交需求,这是其他音乐类软件不能比的优势。酷我的K歌功能满足了一批音乐小白的唱歌欲望,一些K歌比赛为其增加了影响力,同时增强了用户粘性。而虾米音乐致力于走专业音乐人路线,加强和专业音乐人的合作。网易音乐独有的评论功能加强了用户之间对音乐的理解交流。
此外,对于音乐的甄选和推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显示出音乐APP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一些国外音乐或者是优质但是比较小众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音乐发烧友的欢迎,增强用户粘性。但这需要一定的专业音乐素质,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发掘的眼光。爱奇艺引进的《太阳的后裔》成为爆款,优酷同样花了不菲价格引进的《步步惊心·丽》、《任意依恋》等作品却收视扑街。对于资源的选择能力极其重要。
延伸服务:粉丝经济、直播、明星访谈
粉丝经济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之大已经在电影领域得到印证。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粉丝为其偶像买单的能力。粉丝除了为自己喜欢的歌手购买音乐专辑,下载付费歌曲之外,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与此同时,音乐APP可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音乐类评选,根据歌手数字音乐专辑的销售、付费音乐的下载等指标来进行评选,从而拉动粉丝经济。
此外,随着直播行业兴起,很多素人音乐主播涌现出来。音乐类APP可以将这些资源收入囊中加以利用。音乐类颁奖节目、明星演唱会等各种形式的直播都可以加以尝试。
举个例子,网易云音乐打造了“超级面对面”,邀请音乐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马頔、许嵩、霍尊、张韶涵等明星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过分享。这无疑会吸引来大批他们的粉丝,明星资源积累的越多,平台的优势就越大。
粉丝经济的背后蕴含的是一群意向、认识、生活形态相近的人,组成的群体性行为。看不懂的人觉得是一个偶像、一个颜值高的产品和一群围绕其的脑残粉,看得明白的人,或许会明白,其实我们身在怎样的圈子和喜欢什么样的人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当用户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产品设计者是否能恰到好处的揣摩到用户的心理。其实用户就是产品设计者本身。
结语:
“中国的音乐市场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我们也正在努力将这个市场转变为付费的高端市场。”索尼音乐亚洲区数字音乐执行总裁加文·帕里(Gavin Parry)表达了索尼的目标。
随着欧美歌手在中国同步发行其数字专辑,中国甚至有望成为付费的高端市场。中国有6.5亿的在线用户群,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已经足够大。数字音乐产业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强调个性化的时代,谁能做好个性化服务谁就能占领先机,而中国目前的音乐应用都还只停留在通过大数据实现兴趣推荐这一层,未来更多可能,诸如版权能否互通,或者如何解决用户需要就喜欢的一百首歌下一百个APP的困扰,而这其中不是因这个应用本身的价值,只是因为版权。
版权之后,音乐应用的竞争背后,其实是对人欲望的把握。欲望对提供服务端来说是种需求,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多数服务其实都不是刚需,只是增加喜悦的一种工具,但这种工具如果将价值发挥到极致,要比刚需更能增加人的喜好程度。刚需是生活必须,而喜悦却是更高一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