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让我悄悄告诉你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总干事 屈景明
北京晚报费了那么大的周折,绕了那么大的圈儿,先是发了一篇《音著协搅得企业不安宁》,隔了两日又发一篇《音著协你大胆地往死里收》,原来“就是要对‘模糊收费’问个明白”。哎哟,好累!直接问多好。讲讲效率呀。浪费那么多纸张版面,心痛啊,也对环境无益。
真的,请恕本人眼拙。此前没有,甚至现在也还是不能从上面提到的这两篇文章中看出是在问“模糊”之事。若晓得北京晚报是在行公器之责,为民呼号,本人断然不会“气急败坏,栽赃陷害”地秉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身法回敬《北京晚报你要干什么》一文。后悔来不及了,不讲也罢。
北京晚报今日兴师有因,“就是要对‘模糊收费’问个明白”。北京晚报冷不丁地发明了“模糊收费”这个新概念,把一个操持此业20 余年的熟练工也给弄傻眼了。几十年了,国人在国家的帮助下大多都脱了“盲”。我怎么都不会相信,现今有多少人能模糊着给你钱。你北京晚报5角涨到1块,不模糊呀。我模糊着给6角,报摊也不干呀。直说了吧,压根儿没你讲的什么模糊收费这件事。音著协收费每一条、每一项都明明白白。你以为世人都是白痴呀。
北京晚报在此胡搅蛮缠大概是看了
音著协是音乐作者,即作词者、作曲者组成的会员组织。音乐作者把他们的劳动结晶——属于个人财产权的音乐著作权授权协会管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运行了近百年的维护音乐作者权益的组织,即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协会都加入进来相互授权,这样就构成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音乐作者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协会照看他们的音乐著作权的网络。同理,世界上任何一个音乐作品使用者,不用满世界找作者,只要直接找到本国的音著协就可以获得合法授权了。这体现了最经济、最便捷的法律服务。
中国的音著协现有本国会员5300余名,会员作品20余万首;与境外50多个国家的音著协签约,涉及作者约200万,作品约1400万首。音著协每年收到的使用费就是向这些被使用的音乐作品的作者进行分配。
讲到分配,音著协的规则是公开的。会员入会时要确认,各个协会的条款也大同小异。不明白、不讲理,人家国际组织不允许。至于每年分配的具体钱款,你得问会员个人。因为那是纯私人的事,协会无权未经会员本人同意对外公布其从协会取得的收益。鉴于北京晚报正常的好奇,让我悄悄告诉你一个轮廓,剩下的自己揣摩吧。根据作品的使用情况,中外作品的分配额大约各占50%, 每年稍有不同。境外的钱分配给境外协会。国内的5000余作者每年收成从50元到万把块的光景,个别人偶尔也有从海外收到百余万的情况,属特例。每年协会共作5个类别7次分配,每一次分配都有明细单。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了,你北京晚报翻了番地涨价,收的钱哪儿去了?还真有点模糊。
音著协没有“迅速做强做大”的志向,只是期待在和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国家的同时,也能共赴小康,期待有朝一日每年能收到弹丸之地日本音著协收益的十分之一。去年他们收了11亿美元。
最后顺便解释一句:若不是搅得全国人民倒胃口的“封口费”,我绝对不会对媒体、媒体人神经兮兮的。
背景资料:
北京晚报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81215301162/
相关文章: